澳門仁慈堂于1569年,由天主教澳門教區(qū)的首任主教賈耐勞創(chuàng)立,負責慈善救濟的工作。為一兩層高的歐陸式的傳統(tǒng)建筑物,上有三角楣,整體白色設計,外表亮麗。地面層建有拱廊,上層走廊外建拱窗,有窗臺狀的鏤石欄桿,其后于1905年以新古典主義的表現(xiàn)方式加建拱廊部分,修成甚具古典文化特色的建筑模樣。
線路分類: [歷史遺產]
景點地點: 國內 澳門特別行政區(qū) 澳門
本站推薦:
仁慈堂
澳門仁慈堂于1569年,由天主教澳門教區(qū)的首任主教賈耐勞創(chuàng)立,負責慈善救濟的工作。為一兩層高的歐陸式的傳統(tǒng)建筑物,上有三角楣,整體白色設計,外表亮麗。地面層建有拱廊,上層走廊外建拱窗,有窗臺狀的鏤石欄桿,其后于1905年以新古典主義的表現(xiàn)方式加建拱廊部分,修成甚具古典文化特色的建筑模樣。
簡介
澳門仁慈堂于1569年,由天主教澳門教區(qū)的首任主教賈耐勞(D.Belchior Carneiro)創(chuàng)立,負責慈善救濟的工作。成立之后,仁慈堂開辦了中國第一間西式醫(yī)院白馬行醫(yī)院,并設育嬰堂、麻瘋院、老人院、孤兒院等機構。
建筑特點
仁慈堂大樓建于18世紀中葉,為一兩層高的歐陸式的傳統(tǒng)建筑物,上有三角楣,整體白色設計,外表亮麗。地面層建有拱廊,上層走廊外建拱窗,有窗臺狀的鏤石欄桿,其后于1905年以新古典主義的表現(xiàn)方式加建拱廊部分,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,轉載必究!修成甚具古典文化特色的建筑模樣。
仁慈堂的二樓為博物館,收藏了很多許多由私人捐出的宗教祭品,其中有些是早期天主教傳入中國時,由中國人制造的祭品。反映出天主教早期來到亞洲而衍生出的文化特色。其中館內最珍貴的為1662年「澳門仁慈堂章程」的手抄本,是該堂最早及保存最久的歷史文獻,甚是歷史價值。
在博物館內,我們還能看見創(chuàng)始人賈尼路主教的頭顱遺骨以及當年陪葬的十字架、賈尼路全身畫像和前白馬行醫(yī)院的銅鐘等。
大樓
仁慈堂大樓,是位于澳門特別行政區(qū)議事亭前地旁邊的磚石建筑物,為澳門慈善機構仁慈堂的物業(yè)。2005年以澳門歷史城區(qū)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。
建筑介紹
仁慈堂大樓的地下是澳門政府部門公證署的辦公室,二樓則為仁慈堂博物館。仁慈堂博物館于2001年12月14日正式揭幕,展出了大部份來自飛安達的仁慈堂珍藏。其中珍藏了;印有耶穌會徽號的陶瓷器皿、仁慈堂的歷史文獻“澳門仁慈堂章程”手抄原件、白馬行醫(yī)院的銅鐘、天主教的一些祭器用品和圣像等。
建筑整體除花崗石柱基外,均粉刷以白色,故即使立面裝飾線豐富,依然給人一種安靜高雅感覺。建筑物正立面上層為大樓之外廊,下層為寬2米的公眾通道。立面墻身是建在10個方形的花崗巖柱基上,柱基間則以磚券相連,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,轉載必究!同時,在柱基上均設有壁柱一對作裝飾,這種券柱式建筑手法在立面上重覆使用,從而令大樓立面具有一種鏤空的效果,建筑物寬22 米,女兒墻高度為12.5米,左右分為三部份,中間部份寬22米,其頂上之三角形山花高達16米,打破了建筑物的水平感主面上下兩層各開有7個券拱,其中以中間3個較大,而券拱兩側之壁柱在形式及柱式上均有所不同,上層中央三組為愛奧尼式圓柱,兩側4個則為愛奧尼式方柱,至于下層則為科林斯柱式,兩側為圓柱,中間卻是方柱,并以疊柱形成出現(xiàn)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