泊頭清真寺占地面積11200平方米,房屋近200間,建筑面積2919.78平方米。泊頭清真寺是泊頭回族穆斯林群眾正常的民族宗教活動主要場所,也是泊頭市對外文化交流的窗口。尤其是2004年電視劇《民族英雄馬本齋》在泊頭清真寺開拍以來,再現(xiàn)了馬本齋烈士少年時期在泊頭清真寺的成長經(jīng)歷,也再現(xiàn)了馬本齋將這里作為主要根據(jù)地的戰(zhàn)斗歷程。
線路分類: [宗教旅游]
景點地點: 國內(nèi) 河北省 滄州市
本站推薦:
泊頭清真寺
泊頭清真寺位于泊頭市區(qū)清真街南端,北距滄州市40公里,京滬高速公路出”南皮”口西行5公里。始建于明永樂二年(公元1404年),明嘉靖(1521年-1567年)、萬歷年間(1572年-1620年)重修,特別是在崇禎年間進行了擴建,清嘉慶、咸豐、光緒及民國均有不同程度的修繕。據(jù)傳,明朝末年,崇禎皇帝為修繕金鑾殿,從南方伐來大批大料經(jīng)運河北上,船經(jīng)泊頭馮家口時,李自成已率農(nóng)民起義軍攻下北京城。當時,泊頭在朝的回族官員御史石三畏、禮部沿書余繼登,用這批木料修繕了清真寺。
簡介
泊頭清真寺占地面積11200平方米,房屋近200間,建筑面積2919.78平方米。泊頭清真寺是泊頭回族穆斯林群眾正常的民族宗教活動主要場所,也是泊頭市對外文化交流的窗口。尤其是2004年電視劇《民族英雄馬本齋》在泊頭清真寺開拍以來,再現(xiàn)了馬本齋烈士少年時期在泊頭清真寺的成長經(jīng)歷,也再現(xiàn)了馬本齋將這里作為主要根據(jù)地的戰(zhàn)斗歷程。
概況
泊頭清真寺坐西朝東,正門門樓闊三間,高十米,單檐歇山,古棚出廈,琉璃瓦頂,朱門銅飾,門媚楷書“化肇無極”,“清真寺”黑地金字懸于上方。另兩側各有便門一個,繼之青磚布瓦,雕花圍墻,門臉建筑頗有氣勢。
內(nèi)部介紹
寺內(nèi)院落分為前庭、中庭和大殿。
前庭院左右有南北義學各三間,正面是一座高約20米的二層三蒙班克樓,灰墻紅柱,石雕斗拱,攢尖綠頂,飛檐高翹。樓內(nèi)下為閣,上為廳,四周裝有祀字形花梭欄桿,頂部有木質(zhì)遺雕裙腰板、垂花柱,木作精致。樓兩側各有便門一個,各建筑為重檐頂,相互映輝,華麗堂皇。
中殿由望月樓、南北便門、南北配殿、東耳房組成。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,轉(zhuǎn)載必究!望月樓為中院起點,下層為閣,磚砌石墻,飾圓窗,四周以12根方柱筑成圍廊,上起四面飛檐,廊柱間加棱形花欄桿;上層為廳,全木結構,外有窄廊,可過人,四周圍卐形花欄桿,頂部有木質(zhì)浮雕腰板,垂花柱。此樓二層三蒙,重檐轎子頂(上層為重檐,下層為單檐),綠琉璃瓦罩頂。三層飛檐的飾物均為綠琉璃瓦制。
望月樓又稱班克樓、邦克樓、宣禮樓。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,轉(zhuǎn)載必究!望月樓:取望月確定時間之意,逢伊斯蘭教歷9月1日,登樓望月,見新月進入齋月。班克樓:清晨由宣禮員叫穆民禮拜(邦答,即晨禮,俗稱喊“班克”),現(xiàn)有鐘表,按時間禮拜,不再宣禮。
中庭院
中庭院兩則南北陪殿各六間,且與義學石在一線,面向后坐進數(shù)尺,留下較大空間以突出大殿。正面則為三四米高的彩畫透雕三屏門—衣殿閣,出四跳斗拱層數(shù)多,出檐深度大,薄威華貴。
大殿庭院
大殿庭院(丹埠)兩邊各有漢白玉石橋通向南北講堂,南講堂為阿文小學,北講堂為阿文大學。北講堂東側有北跨院,設有沐浴室、燒水間十六間。
禮拜大殿
丹擇上為清真寺的主要建筑——禮拜大殿。大殿由前抱廈、前殿、中殿和后窯殿四部分組成,南北寬29米,東西長55米,呈凸形,號稱“九九八十一間”,面積為1159平方米。大殿建筑分前文后武。前廈與前殿較高,中殿較低,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,轉(zhuǎn)載必究!后窯殿則以六角瑣尖頂拔起,使之有所起伏。內(nèi)部巨柱方梁,落架高大,且木質(zhì)咬合,懸梁吊柱,雕花刻棱。后窯殿呈方形,墻壁飾有磚雕、花池。窯殿上起六角亭子,用木蕩成藻井形,正中懸下一木雕蓮花垂柱,六邊扶欄,全部透雕彩畫。大殿地面為800多塊柏木長方板鋪就,可容1200多人做禮拜。大殿兩廊稍低,并有便門通向外邊,節(jié)日期間兩廊有幾百名婦女聽阿旬講“臥爾足”。
歷史記載
大殿正門兩側有楹聯(lián)一副;原有明清兩代皇帝、太子太保衍圣公等達官顯貴的題匾18塊,現(xiàn)僅存“清真光明”匾一塊,藏于班克樓內(nèi),其他均為1982年以后所書。其中“圣旨”系康熙帝于康熙三十三年(1694年)為北京牛街禮拜寺所頒,文革中丟失,1982年后修寺時又到北京牛街禮拜寺抄錄了原文,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,轉(zhuǎn)載必究!刻制成匾;“清真光明”匾系孔子75代孫孔祥珂所書;“清真垂教”匾系清朝重臣張之洞之兄張之萬所書;“清真”匾系康熙或乾隆的七皇子所書;“清真寺”匾系著名書法家陳叔亮1984年所書;“萬古長青”匾系全國政協(xié)六屆委員會副秘書長、中國書法家協(xié)會理事孫軼青1992年所書;其余題匾者有:張之洞、紀曉嵐、民國總統(tǒng)黎元洪(一說北洋軍閥吳佩孚),交河縣的四任知縣及滄州人劉佩臣等。
大殿南側有女寺宅院一座,坐北朝南,大殿3間居中,東西兩側為水房和宿舍、大殿北側為阿訇院,設計精巧,建筑別致,為阿訇誦經(jīng)、食宿及“海立幾”學習的地方,環(huán)境甚是幽雅安靜。易州清真寺不僅以其歷史悠久、建筑別致而著稱,更以教民重教愛國、團結友善而為人稱頌。老阿訇馬世元(1875一1949年),人稱京西馬三爺,為人正直,深明大義,曾于“八國聯(lián)軍”入侵易州地界時,將清真寺當作避難所,不分回漢,廣收鄉(xiāng)民,為人稱頌時有漢族紳士朱兆豐為表謝意,曾撰刻抱柱匾懸于寺內(nèi),上書“淬來五國雄兵,嘆浩劫*人,孰克拯難水火”;“幸托一方福地,樂善懷無我,同欽誼薄云天”。在兩豎聯(lián)之間題“洞天福地”匾文1篇;“庚子之變,洋兵來易,其不守約束者,不免肆擾,婦孺無所逃避,幸清真寺內(nèi)有隙地一方,經(jīng)執(zhí)事結廬覆庇,贍以糜粥,夜則支更,晝則環(huán)衛(wèi),訇余無稍懈。其尤難者,人聲鼎沸,恐被知覺一墻之蔽,掌教諸君苦心勸止,甚至環(huán)拜跪泣,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,轉(zhuǎn)載必究!俾數(shù)千眾保命全節(jié),其德甚莫大焉,不僅身受者眷結圖報,即局外人亦感德無極矣。豐寄居茲之,眷口亦得庇其間,故謹記其事,亦酬其德於萬一云爾”。
結構與藝術
泊頭清真寺規(guī)模龐大且配置齊全,除具有清真寺的功能外,還強調(diào)了結構和藝術的協(xié)調(diào)統(tǒng)一,是典型的民族化了的伊斯蘭教建筑群。該寺在明萬歷、嘉靖年間進行了擴建,清代康熙、嘉慶、咸豐、光緒,以至民國時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修繕。寺內(nèi)現(xiàn)存有康熙四十一年重修時的匾額,另有光緒三十四年,民國19年重修的磚刻。寺內(nèi)還存有一個乾隆四十九年的“清真寺恩功記”碑等。
書畫
泊頭清真寺收到書畫作品多件,擇其要者有:著名畫家徐悲鴻夫人廖靜文書法一幅,隨贈徐悲鴻所做國畫(馬)一幅,畫上附詩:靜文愛妻存 伏櫪寧終古 窮追破寂寥 風塵動廣漠 霜草識秋高 定溯河源住 馬夷會見招 微能奔走耳 未死未辭勞 廿八年五月星海客中;著名回族畫家梁崎(泊頭西南曹莊人,曾任天津市畫院畫師,天津市美協(xié)會員,天津市文史館館員)贈該寺對聯(lián)一副,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,轉(zhuǎn)載必究!另作國畫(山水、花卉)四幅;孫軼青(曾任國家文物局長,全國政協(xié)六協(xié)委員會副秘書長,中國書法家協(xié)會理事)書法二幅;紅楓(中國書法研究院研究員)書法二幅;沈鵬(中國書法家協(xié)會副主席)書法一幅等。
聲譽
泊頭清真寺無論是占地面積、建筑規(guī)模,還是歷史年代、藝術價值,在整個華北地區(qū)來說,都堪稱是清真第一寺。1982年7月,泊頭清真寺被列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2001年成為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泊頭清真寺也是2A級景區(qū)。
泊頭清真寺不僅馳名國內(nèi),且在國外伊斯蘭教界亦享有一定的聲譽。1935年,土耳其一中學校長麥爾穌穆曾來傳教考察。解放前,清真寺還是中共地下黨組織的活動場所,先后建立過“貧民夜校”、“工人夜校”等黨的外圍組織。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,轉(zhuǎn)載必究!“文化大革命”中,該寺遭到破壞。自1982年起,國務院宗教局、省文化局及泊頭市政府共撥款30多萬元,對該寺進行修繕,現(xiàn)主要建筑已按原樣修葺一新。2005年,國家將投資700多萬元維修這座有600多年歷史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工期將歷時三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