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環(huán)天下皆山,惟嵩高當天地之中。占名山皆寺,惟法王據形勢之最佳?!痹诠艅x林立的嵩山,大法王寺被譽為“嵩山第一勝地”是當之無愧的。晶瑩寶塔、碑刻造像、殿堂樓閣、文物典籍等佛教文化的精粹,已經成為偉大的華夏文化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。大法王寺同全國其它名寺古剎一樣,既是陶冶人們情操的著名幽境勝地,又是重要的歷史文物。
線路分類: [宗教旅游]
景點地點: 國內 河南省 鄭州市
本站推薦:
嵩山大法王寺
法王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區(qū)北五公里許的太室山南麓玉柱峰下,寺院東西北三面群山環(huán)抱,蒼松翠柏,郁郁蔥蔥。寺前兩山對峙,中辟公路,上通寺院,下達現(xiàn)代化旅游名城登封市,真可謂“深山藏古寺”。
一、寺院概況
1、景觀介紹
俯瞰二熊諸山,排列如拱,山峰羅列,溪水潺流,蒼松翠柏,景色秀麗。寺東有峽,形若半圓形的大門,位于嵩山頂端,為“嵩門”。每當仲秋佳節(jié),天氣晴朗時,皓月從嵩門升起,在法王寺大殿月臺上觀賞皓月初生的良景,可以看到皎潔豐滿的明月,置于嵩門之中,如銀鏡鑲嵌山峽,謂之“嵩門待月”,是登封佳景之一。法王寺是中國最早的寺院之一,比洛陽白馬寺晚三年,比少林寺早四百二十四年。寺內現(xiàn)有房四十余間,全部面積約為五千平方米。寺內保留的文物有不少古塔、古樹及石刻。古人稱頌法王寺為“嵩山第一勝地”。
“環(huán)天下皆山,惟嵩高當天地之中。占名山皆寺,惟法王據形勢之最佳。”在古剎林立的嵩山,大法王寺被譽為“嵩山第一勝地”是當之無愧的。晶瑩寶塔、碑刻造像、殿堂樓閣、文物典籍等佛教文化的精粹,已經成為偉大的華夏文化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。大法王寺同全國其它名寺古剎一樣,既是陶冶人們情操的著名幽境勝地,又是重要的歷史文物。
2、佛教歷史勝地
法王寺創(chuàng)建于建于東漢明帝永平11年(公元68年),是我國最早的寺院,比洛陽白馬寺早一年,比少林寺早四百二十七年,距今已1900多年。大法王寺,是佛教傳入中國后建造最早的寺院,是漢明帝專為印度高僧攝摩騰和竺法蘭譯經傳教而敕建的,成為中國第一所菩提道場,興盛于唐宋時期。 在1963年被河南省政府公布為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,1995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是國內外開放的宗教活動場所,寺內現(xiàn)有房四十余間,全部面積約為五千平方米。寺內保留的文物有不少古塔、古樹及石刻。
大法王寺依山而建,從低到高七進院落,有山門、金剛殿、天王殿、大雄寶殿、地藏殿、西方圣人殿、藏經閣(白玉臥佛殿,內有緬甸白玉臥佛一尊,體重36噸,是河南省唯一的最大臥佛),規(guī)模宏大,結構嚴謹,殿堂樓閣,金碧輝煌。環(huán)境幽美,風景如畫,登封八大景之一“嵩門待月”就在這里,人稱“嵩山八景之首”。
1987年,重修古寺,恢復寺院面積六萬多平方米,重修殿堂五千多平方米,修復雕塑神像四十七尊。佛教活動和旅游事業(yè)蓬勃發(fā)展,大法王寺已成為旅游觀光的一個亮點,他的愛國愛教精神受到各級領導、海內外宗教界人士和廣大游客高度贊譽。如今大法王寺宗風再振,名聲遠揚,千年古剎,光輝重現(xiàn)。
3、典故傳說
位于河南登封嵩山之太室山南麓,嵩岳寺之東北的嵩山大法王寺。相傳建于漢明帝永平十四年(71)。魏明帝青龍年間改為護國寺。西晉時于寺前增建法華寺。隋初造舍利塔,改名舍利寺。唐太宗貞觀年間,敕命補修佛像,賜予莊園,改為功德寺。玄宗開元年間,改稱御容寺。代宗大歷年間,重修殿堂樓閣,改名文殊師利廣德法王寺。至五代時廢壞,而分為五院,仍沿襲護國、法華、舍利、功德、御容等舊稱。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,轉載必究!北宋初,合稱五院。仁宗慶歷年間增置殿宇、僧寮,重造佛像,改稱“嵩山大法王寺”。今存毗盧殿、大雄殿及方形十五層塼塔等。寺?lián)陨街畡伲瑸樘煜旅麆x之一。
二、主要景觀
1、千年銀杏
在法王寺的寺內甬道兩側,有兩株千年以上的銀杏樹,均高30米,周長5米。盛夏之際,樹葉茂密蔥綠,猶如大傘遮掩;深秋時節(jié),滿枝黃葉,累累碩果,山風掠過,落葉撒金,銀果落地,將寺院點綴得古樸清幽,分外妖嬈;春暖花開之時,寺院內外陣陣噴香,可以爽人襟懷,蕩滌邪穢。法王寺周圍現(xiàn)存有和尚塔6座,其中有密檐式唐塔1座,單層唐塔3座,元塔和清塔各1座。
2、密檐式唐塔
位于法王寺后山坡上,15級方形磚塔,高約40米,周長28米,塔體壁厚2.13米,黃泥砌縫,外涂白灰。塔身密檐層層外迭,迭出塔身最寬者約90厘米。另外,塔身的高度和寬度由下而上遞減,呈拋物線形。塔南面辟一塔門,可直入塔心室。塔心室為方形,上部是空心建筑,從底層可視塔頂。塔心室內供漢白玉佛像一尊,是明代永樂七年(1409年)九月,周王為生子所送,稱南無阿彌陀佛,玉佛之右下角和雙手已殘損。
3、單層唐塔
位于法王寺后山坡上,在密檐式唐塔的東邊百余米,共3座,均為四角形單層磚塔。雖然銘記已丟失,塔剎和塔基有所剝落,但仍可看出它的造型和制作手法。南面一座塔高約10米,周長17.52米,壁厚1.33米。塔剎上置覆缽,一半球形磚砌臺墩,四周鑲砌8塊雕花石。為覆缽之上有仰蓮式石刻圓盤綬花,綬花之上軒置鼓鏡式相輪,最上端為一石雕寶珠。塔剎一周雕刻有蓮花卷草、飛天等浮雕,圖案精美,為嵩山古塔中之僅見。這3座唐塔皆用黃泥混溶凝固,千百年來,雖歷經滄桑,但仍傲然屹立,并保持著初建時面貌,為研究唐代的建的建筑藝術提供了重要資料。
4、元塔
位于法王寺西臥龍嶺之巔,是一座六角形七級磚塔,高約6米,周長7.2米,全部用水磨磚壘砌,飾有多種磚雕圖案。塔身第一層南北辟假門,飾雕扇門,迭澀檐下置磚雕斗拱一周,以上各層均為迭澀出檐。塔身嵌塔銘1塊,高98厘米。寬50厘米。據寺前《月庵海公道行碑》記載,該塔建于元仁守延佑三年(1316年)五月,為月庵海公圓凈之塔。這是嵩山地區(qū)雕刻最為精細的一座元代磚石墓塔。
5、清塔
位于法王寺北百余米。名曰:彌壑澧公和尚塔,六角形七級磚塔,高約11米,周長7.8米。塔身刻有各種花卉圖案,嵌有青石塔銘1塊,塔剎為青石雕刻,高約1.2米。法王寺唐塔等文物在我國佛教史、建筑史、金石史上都占有重要位置,為歷代所重視。
6、大雄寶殿
殿內正中佛龕額題“恩光普照”,內彩塑釋迦牟尼、阿難、迦葉、藥師佛、阿彌陀佛。龕后塑觀世音和善財龍女像。其左右兩側繪文殊、普賢菩薩,風度典雅,慈祥端莊。
7、西方圣人殿
殿內正中佛龕內供毗盧佛像,梵語名叫毗盧遮那佛,為釋迦牟尼的法身像,代表了佛的絕對真理。
8、舍利塔
隋代舍利塔在法王寺山坡上,高十五層,約45米,周長28米,壁厚兩米多。塔為空心建筑,從地層仰望,可直視塔頂,四周遺有磚洞痕跡,可知原來在每層的犄角處,還裝設有檐角木梁,這不但可以平衡塔身的重心,而且還可以作為上塔的梯階,以攀緣上下。塔身外部的密檐層層迭迭,迭出塔身最寬者達90厘米,使整個塔身顯得更為雄偉壯觀?,F(xiàn)除小部分受風雨侵蝕剝損外,基本完整堅固。近期,在大法王寺“舍利塔”地宮中有重大發(fā)現(xiàn),出土了世界罕見的“飛天舍利盒”和“舍利子”及三顆“佛牙”等20多件國家一級珍貴文物。尤其是“飛天舍利盒”,小巧玲瓏,鳥首人身,作吹蕭狀,雕刻精細,極富想象力和創(chuàng)造力。地宮中還發(fā)現(xiàn)國內罕見的趺坐真身包骨像一尊,彩繪袈裟依然可辨。這是我省目前發(fā)現(xiàn)的唯一一處真身坐化像,具有極高的考古價值和佛教價值。“佛牙”的發(fā)現(xiàn),既證明了大法王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建造的第一座佛寺的輝煌,也預兆了大法寺今朝的重興,再放光芒。
三、法王寺塔與佛骨
1、法王寺塔
?。?)舍利塔:在寺后山坡上,是隋文帝仁泰的E方形舍利塔,高十五層,約四十五米,周長二十八米,壁厚兩米多,全用黃泥砌磚而成,僅外壁涂刷一層石灰……….整個塔身雄偉壯觀. (2)唐塔:隋塔東邊的山坡上有唐代起砌磚塔利一包,令全國各州造金利塔安置舍利相吻合。至于法王寺塔與法王寺一號塔的建造年代的說法不一,因無塔銘,但據有關部門專家推測,隋朝始建,到唐朝初期建成的可能較大,因隋仁壽二年始建,到仁壽四年太子廣就篡位,由于政局不穩(wěn)時隔14年就入唐朝,工程浩大,拖十幾年是有可能的。
2、釋迦牟尼佛舍利
公元前534年5月月圓日夜半,佛陀在拘尸那枷城附近的優(yōu)姿伐擅那林雙菩提樹下,時年80歲.當時選用火葬,因佛陀把火葬列為褚葬法之首,其俗延續(xù)至今。佛托茶毗,阿難等弟子以灰燼中得到佛陀舍利但二種說法都不是準確計量。至于當時揀練拾出何種舍利。從流傳至今尚可瞻仰的舍利及佛教典箱的記載中可知。大致可分為二種:一鐘是未燒盡的遺骨殘片,如牙齒、指骨、鎖骨`頭頂骨及頭發(fā)等。另一種是記述的如五色珠光瑩的舍利子和白色珠狀舍利子,且存世較多,分布亦廣。
釋迦牟尼佛的舍利不但在今日至尊至重,在佛陀時代也極為寶貴。當時各國為了爭奪佛舍利,曾陳兵城下,象、馬、車、車、步等總兵嚴陣以待,揚言不惜身命,當以力取。為避免戰(zhàn)爭,一位名叫香姓的婆羅們從中調解,建議均分舍利,此被前來爭舍利的八國國王接受,于是舍利被分為八分,各自請回建塔供奉。這次事件佛教稱為在以后的歷史長河中,佛舍利因各種因緣,逐漸流散到世界各地。
佛陀進行了四十五年的旅游化生涯,最后來到拘尸那一條河邊的沙羅林,在兩棵婆羅樹的中間,安置繩床,枕著右手,第子阿難等候著,半夜逝世,又囑咐弟子們,不要為他逝世了就失去了導師,應當以法為師,努力進取,不要放棄,佛逝世后,遺體被火化,所有舍利(靈骨)為摩揭陀國和釋迦族等八國按奉在菩提伽耶的一份,到公元前3世紀,曾被阿育王取出,分成許多份送到各地,也曾帶來佛身舍利、佛牙、佛骨等。
釋迦牟尼佛圓寂不久,就發(fā)生了畔盧擇迦王大肆殺戮釋迦族,積尸如山,流血成池?!洞笪魈朴蛴洝?。此外,公元前185年,古印度中部異迦王朝利砂密多羅王婆羅門為國師,施行全面和殘酷打擊佛教的政策,當時催毀了佛塔800余座,盡殺僧尼,史稱《中印度法難》。此法難迫使一些僧尼佛塔槍出佛舍利逃往各地。
四、方丈釋延佛
釋延佛大和尚祖居人杰地靈的嵩山南麓登封馬莊村,生于1947年3月,俗名尚連福,號泓洎。他自小慧靈,生性至孝,忠直剛毅,心有大志。高中畢業(yè)后,他從1973年起成了登封市電業(yè)局職工,工作中他嚴以律己,辦事公道,勤奮工作,以鄉(xiāng)親們的方便為快樂。但一次偶發(fā)事件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。1977年3月,他在一次高空作業(yè)時不幸墜桿摔傷致高位截癱。從此,他和相依為命的母親,身背觀音菩薩像歷經七災八難,輾轉爬到了嵩山少林寺永山禪師門下,行賜法號延佛。經十年磨練苦修,受加持破無名,他終于融佛儒道醫(yī)為一體,集文化精粹于一身,明心見性,徹悟佛門真諦。在1987的地藏王圣誕日,延佛受少林方丈行政大和尚指令駐錫中國第一菩提道場——嵩山大法王寺。自此他獅吼法界,虎嘯禪林,鵬搏覺海,龍騰娑婆。
延佛大師舍棄少林寺優(yōu)越的條件,就在將要倒塌的殿檐下用石頭砌起灶臺,扎下中興大業(yè)的營盤。物以人興,人以德隆。延佛大師精于佛法,禪機玄妙,其天文地理,堪比唐代一行和尚,他動靜不失其時,變通不失其宜,因比“人間活佛”的名聲漸揚,乃至海外異邦,人心所向眾望所歸,這給法王寺的中興帶來了希望的曙光。他夜來參禪籌劃,白天安排工程、接待慕名而至的信士香客及各界人士,為他們說法開土,排憂解難,樂而不疲。1989法師于白馬寺受具足戒。
為匡正人心、純化世風,造福子孫開一方凈土,延佛法師為法忘軀,備嘗艱辛,終于集腋成裘,聚沙成塔。自1987年以后,他不斷從海內外募集資金用于大法王寺的修復,促成法王寺于1994年成為開放的道場。他陸續(xù)修復的法王寺六院七進一塔林,流光溢彩,金碧輝煌,再現(xiàn)當年第一菩提圣境。1996年11月5日,延佛大師榮升新中國成立后法王寺第一代方丈。他光大宗門,恒轉法輪,農禪并舉,以寺養(yǎng)寺。他在國內首創(chuàng)四免道場,即:停車、進寺、住宿、用齋全部免費,充分體現(xiàn)了“莊嚴國土、利樂有情”的佛門宗旨。
此時的法王寺車水馬龍,人潮如涌,香火旺盛。人們朝山拜佛,觀光覽勝,推動了地方經濟的發(fā)展。1998年農歷四月初八,登封市人民政府特豎“中原第一碑”以表彰延佛法師。延佛大師力弘正法。他具其愿力,施乎法云,布其法雨,建寺安僧,續(xù)佛慧命,領眾同修,大轉法輪:于廣東省募資六千萬,修復東莞隱賢禪寺,于嶺南續(xù)佛種,燃禪燈,寺巔白玉觀音居國內首尊;自斥巨資修復河南省許昌大愿心倡修河南省平頂山佛泉寺唐密道場,其寺頂樓凌空內懸吉祥洪鐘116噸,鳴聲響徹三界,為天下第一,已進入吉尼斯紀錄,高158米、蓮座占地十畝的“毗盧遮那佛”頂天立地,金裝銅佛,宇內獨尊。此當代雙奇,佛光朗耀,今古絕倫,當驚世界殊;又于邊陲續(xù)佛命,南疆傳教典,云南省思茅普賢寺也恢復開光。延佛大和尚虛懷若谷,他弘宗演教,天下處處是道場。他入世弘法不計種族邦域,開示釋疑無分階層教派,有求必應,無求也幫。在經濟上他屬于富有的“貧都”,他把受供養(yǎng)的資財全部用于人類公益事業(yè);而在精神上他集有天下各種美德——為社會捐贈,對眾生法施,廣行菩薩道于世間。
五、佛教文化
1、漢傳佛教
傳入中國漢族地區(qū)的佛教,經過長期的經典傳譯、講習、融化,與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相結合,從而形成具有民族特點的各種學派和宗派;并外傳朝鮮、日本和越南。佛教傳入中國漢地年代,學術界尚無定論。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,轉載必究!古代漢文史籍中,有秦始皇時沙門室利防等18人到中國的記載。據《善見律毗婆沙》記述,在阿育王時代,佛教第三次結集后,曾派大德摩訶勒棄多至臾那世界(原注:漢地);派末世摩至雪山邊國。西藏多羅那他《印度佛教史》稱達摩阿育王時,高僧善見至大支那弘法。南璺佛教史書則稱派末世摩至支那。以上這些布教活動因無譯述遺跡傳世,無法證實。
2、特點
隨著佛教的傳入,來華西域僧人和佛教學者日益增多,譯經事業(yè)也隨之發(fā)展。自東漢永平十年(公元67)至北宋靖康元年(1126)手吉余年中,共有譯師230多人,其中有史可征的印度在華僧人計71人。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,轉載必究!譯出經、律、論5700余卷(現(xiàn)存),加上其他佛教著作和漢地著述,據日本《大正新修大藏經》收錄為13520卷。出家僧眾遵行的戒律,漢地相傳有五部。自唐代律宗興起,推行《四分律》,基本上保持印度傳統(tǒng),但但有自己的特點:
1:出家僧徒自道安以后一律以“釋”為姓;
2:僧徒必須素食;
3:不行乞食,安居寺中修行,生活由寺供養(yǎng);后來禪宗提倡農、禪兼修、僧人可務農自養(yǎng);
4:僧人受菩薩戒,唐代已有燒身供養(yǎng)以示愿行堅固,以后逐漸變?yōu)槿柬敚惆蹋?983年12月,中國佛教協(xié)會在《關于漢族佛教寺廟剃度傳戒的決議》中,認為這種習慣“并非佛教原有的儀制,因有損身體健良,今后一律廢止”。寺院一般都有住持(方丈)、監(jiān)院、維那、知客等僧職。唐末禪宗盛行后,逐漸在全國寺院推行改訂的《百丈清規(guī)》,對僧徒誦經的儀式和參禪、變更請等活動,作了具體的規(guī)定。佛事活動與節(jié)日主要有懺法、盂蘭盆會等。懺法原為佛教懺悔罪愆的儀則的儀則和作法,起于晉代道安和慧遠,歷代相沿。盂半盆會盛行于唐代,為每年農歷七月十五日僧自瓷日舉行供佛及僧超度先靈的法會。宋以后又有水陸法會和瑜伽焰口,用以為眾積聚“功德”超度先靈。半月布薩之制,在漢地早已形成習慣,每逢朔望之日,聚集禮佛、供養(yǎng)、誦經。
佛陀誕辰(農歷四月初八)、成道日(農歷臘月初八)、涅盤日(農歷二月十五日)皆為佛教重要節(jié)日,其中以佛陀誕日最為重要。此外,觀音和地藏菩薩在漢地民間信仰頗盛,每逢傳說中兩菩薩的誕辰等節(jié)日,亦多舉行佛事活動。佛教自傳入漢地以來,即與中土傳統(tǒng)文化相結合,并逐漸發(fā)展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,及至隋唐時期,達到了高峰。其中,在繪畫方面,歷代著名畫家大都精于佛畫。如三國時吳曹不興、晉顧愷之和衛(wèi)協(xié)并稱為漢地最初三大佛畫家。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,轉載必究!梁張僧繇于天監(jiān)中為武帝所建寺院作畫極多,北齊曹仲達與唐吳道子的畫后世稱為“曹衣出水”與“吳帶當風”。特別是甘肅敦煌石窟壁畫,集中地表現(xiàn)了中華民族的藝術才華,為世界上現(xiàn)存最大的藝術寶庫。唐代盛代變文,用以講述佛經故事,講時多配合圖畫(變相),對后世鼓詞、彈詞等說唱文學影響很大。在雕塑造像方面,有東漢的也望山佛教摩崖刻像,自北魏起又有各種石刻、木雕、金鏤、漆塑、澆鑄等造像藝術,形式多樣,氣魄宏偉,體現(xiàn)了中華民族的偉大風格,如敦煌、云岡、龍門石窟,均為世界文化之瑰寶。在建筑方面,歷代佛教寺院不僅依照宮殿形式,而且多有發(fā)展,美輪美奐,為中國建筑藝術的精華。在音樂方面,相傳陳思王曹植曾制山梵唄,以后龜茲等地舞樂傳入內地,逐漸形成了漢地特有的佛教音樂傳統(tǒng)。此外,佛經的翻譯和佛教的發(fā)展,對中國音韻學、翻譯理論的發(fā)展也有很大影響。自鳩摩羅什譯《大品般若》以后,譯場組織完密,迄至唐代益臻完善。宋代更有譯經院之設,以宰輔為潤文使,成為國家正式機構。此外,伴隨佛教傳入的醫(yī)藥、歷算等知識也對中國這些學科的發(fā)展起過一些促進作用。